人文讲座

人文讲座

武汉市教师五项技能竞赛状元、党员教师宋晶晶正在激情教学

武汉市教师五项技能竞赛状元、党员教师宋晶晶正在激情教学

数学建模大赛动员会

数学建模大赛动员会

通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在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开展“重温...

通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在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开展“重温...

周荷莲子老师微课作品截图

周荷莲子老师微课作品截图

基于SPOC平台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责任编辑: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时间:2017-02-21  点击数:

基于SPOC平台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肖国香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为提高教学实效的教学改革必须顺应教育资源数字化、课程教学网络化的趋势,从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出发,利用SPOC数字化资源平台构建网络在线学习+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程;SPOC平台;立体化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肖国香(1966--),副教授,主要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关注现实、了解社会、认清形势和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然而现实中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可谓“上面鼓点急,下面动作慢”,存在着“两多一少”(授课的知识点多、班级人数多、教学计划学时数少)、“疲于应付、缺乏实效”的问题。目前教育信息化、在线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新的热点,如何利用数字化资源平台更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课程教学效果,需要进行新的探索。本文所说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利用SPOC数字化资源平台,实施网络在线学习+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实现多个教学空间的优势互补,以期构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系统新生态。

一、利用SPOC平台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缘起

(一)国家系列文件精神是改革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之“纲”

2015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强调“整体推进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综合改革创新,……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艺术,……注重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1】2015年9月,教育部制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要求“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手段。……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全面准确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2】《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中规定“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创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模式,从服务课堂学习拓展为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3】2016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2016]2号)中规定“要积极利用成熟技术和平台,统筹推进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空间要集成网络教学、资源推送、学籍管理、学习生涯记录等功能。要融合网络学习空间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教研模式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4】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系列文件是高校进行课程教育教学的“纲领”和“蓝本”;利用SPOC平台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提高课程教学效能是贯穿和落实国家系列文件精神的实践举措。

(二)课程教学网络化是适应信息时代思政教育发展之“势”

据CNNIC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在线教育边界不断扩大,移动教育成为主流”。【5】现今的大学生被称为“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触屏一代”,与其学习特征移动化、即时化、碎片化、社交化等相适应的课程教学必须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终端泛在化、知识学习碎片化、教学过程任务化、评价体系立体化。

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的集散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面临机遇和挑战。由此网络思政教育成为时代发展的题中之意,占领网络主阵地、唱响网上主旋律是时代所需。

近年来,MOOC、SPOC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正在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变革。依托网络进行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覆盖面广、内容更新迅速、操作简单易行的优势,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度和广度,成为学生认可、喜欢和受益的教学形式。

(三) 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是适应“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之“需”

“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时效性、动态性的特点,要求授课内容必须坚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网络信息更新迅速、传输便捷,因此,在SPOC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开放性,及时用最新的时讯引导学生,与时代同步,让理论鲜活。“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征,要求课程教学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和宗旨,立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开展混合式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网上学习、练习、互动释疑,课堂上进行学习内容的重点分析,课外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多维度延展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时空,真正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利用SPOC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开展立体化教学,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在学习指导和管理上更好地协同;可以使师生处于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生动的环境中交流、沟通和互动实现教师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的融合,最终让各种教学要素合力共振,达到课程教学“知识、能力、素养”的三维目标。

(四)利用SPOC平台是创兴课程教学手段之“法”

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采用课堂讲座,大班或超大班上课,存在课时要求不到位、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教学形式单一呆板,于是课堂是教师“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唱独角戏。SPOC平台能融合传统课堂优势和在线教学优势,便于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数字化资源平台开展教学,教师可对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都进行一定的改革;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需求,自由设置和调控课程的进度、节奏和评分系统;可以依托网络平台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学习交流和远程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可以监控教学过程,网络化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数据,自动生成学生成绩等。

二、利用SPOC平台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建设实用性的个性化的校本“形势与政策”课程SPOC平台

SPOC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小众私密在线课程”,【6】是相对MOOC而出现的一种小规模的在线教育平台,能融合传统课堂优势和在线教学优势,便于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建设SPOC平台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不管是与公司开发合建还是几所高校共建共享,“形势与政策”课程SPOC平台必须具有两大系统(见表一)和基于教学过程中“教、学、管、考、评、研”环节的实用功能体系(见表二)。

表一:“形势与政策”课程SPOC平台系统

教学系统(支持混合式教学)

评测系统(多元评价体系)

教学资源库

教学计划

班级管理

作业管理

成绩管理

协同学习

多终端学习

课程题库

智能考试

成绩策略

学习进度

学习分析

成绩汇总

学习档案

表二:“形势与政策”课程SPOC平台功能

教教学环节

平台功能

发布资源;控制进度;督查学习;互动答疑;作业批改。

多终端泛在学习;在线单元练习;随时了解学习要求和进度;话题讨论;提交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成果;在线考试;查阅课程成绩。

监控教和学的状态;设定成绩策略;管理资源和安排考试;成绩汇总。

同时或分批次在线考试;试卷批阅;自动生成课程总评成绩;成绩分析。

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教学分析,导出报告;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成绩、目标达成、关注热点进行统计分析,供教师、管理员和各级监管部门查看并改进教学。

系统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汇总内容的热点和题目的难度、区分度等数据;根据师生交互的主题、热词进行排序,形成分析报告。

(二)建立健全制度化的教学监管体系

完善的教学监管体系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保障,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完善的监管体系需要科学完备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从而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规范化、标准化的目标。第一,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执行计划。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第3条规定,“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每学期依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执行计划和制定课表。第二,制定《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施办法》。明确组织管理,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与教务处、思政课部、二级学院、团委各司其职的管理机制。第三,建立“形势与政策”讲师团,制定《“形势与政策”讲师团管理办法》。规定主讲教师、助教和外聘专家的管理及教学要求。开展集体备课,研究和确定教学专题,共享教学资源,使教学效果更明显。第四,每学期制定《“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规定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进度、实践教学项目、考核办法等。

(三)引导学生利用SPOC平台开展网络学习

学生用自己的账号实名登入SPOC平台进行网络在线学习,观看每个专题的微课视频、拓展资源,完成专题思考练习与测评,在讨论区参与互动,参与网上统一课程考试。规定学生每学期网上学习时数总计不少于9个小时,每个专题测评成绩在90分以上,发帖数10个以上,才可以获得课程学分。

任课教师要指导和督促学生在网上注册并利用计算机终端或手机终端进行网络学习,查看学习进度,设置话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及时回答学生提问,与学生开展对话交流,评定学生课程成绩。

(四)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专题教学

虽然利用SPOC平台开展网络教学,丰富了课程内容,促进了传统教学的改革,但课程教育教学不可“一网了之”,尤其思政课教学需要教师情感投入,用灵魂对话,才能达到释疑解惑、坚定信念和传递正能量的效果。

开展课堂专题教学,首先要进行专题的再加工凝练,使每一个教学主题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专题属性。“回应学生对当前重大问题的关切,这是教师对学生政策引领的切入点。”[7]其次,围绕教育部教学要点,紧紧围绕国内外形势变化趋势,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开展集体备课,共享教学资源,确保教学效果。第三,在其它几门课程的专题化教学中要嵌入“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相关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重点解析学生网络学习中所遇的疑虑和困惑。

(五)开展实践体验式教学

“实践体验式教学是“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深切感知国家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能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实践体验既有校内实践也有校外实践。组织班团活动,开展主题教育;组织“大学生社会热点评析大赛”,引导学生观天下,辨是非;联合校团委组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服务、采风等,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中,去感知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用实践去验证理论,在实践中加深认识,坚定信念。

三、利用SPOC平台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的保障

(一)注重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和维护是关键

建设“形势与政策”SPOC平台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内容权威。内容必须符合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规定,必须契合《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要求,必须严格依据教育部制定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编写。保证课程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 。二是时效性要强。要依托诸如人民网等优质资源,准确快速的根据社会热点、时事及政策等进行专题策划,分批制作及发布,保障内容的时效性,让广大教师学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三是平台智能化。要能支持教学模式创新,要将“教、学、管、考、评、研”融合为一体,形成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互支撑。四是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专业的教学设计团队精心设计内容,制作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课程和资源,让学生轻松地从内容的“形”看清背后的“势”。

为了使课程在线平台能够紧紧围绕着课程教学而持续运行,实现其教学功能的发挥,必须有专门维护团队进行信息收集、整合资源、更新内容等平台维护工作。

(二)改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成长是核心

教育的本质就是实现学习的过程向成长的过程转变,“形势与政策”课程也不例外。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课程教师要基于“为学而教”的理念,优化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新性,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获取正确理论认知,开发个体发展潜力,提升人格素质,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丰富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式学习。根据教学要点,教师每学期通过提供菜单式学习内容,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端和学习时间开展网络自主学习。

第二,创建学习共同体,推进互动式学习。一是依托“形势与政策”课SPOC平台、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与探讨。二是教师设计课程研修专题,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共同合作探讨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讨论促使学生对国家的“形势与政策”课的认识更深刻、更理性。

第三,拓展活动教学,开展体验式教学。实践式教学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让学生参与校内外主题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实践把学习的理论落脚到自己的行为中去,全面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总之,Spoc作为一种符合网络时代特性,以学生认知习惯为主旨的教学创新实践会不断发展,成为重要的教学利器。利用SPOC数字化资源平台,实施网络在线学习+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会助推课程教学效能:对于学生来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对于教师来讲,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提升教学能力,减轻教学负担;对学校来说,创新教学模式,量化教学管理,提升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

[2]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moe_772/201509/t20150923_210168.html

[3]http://www.moe.edu.cn/jyb_xwfb/moe_164/201602/t20160205_229511.html

[4]http://www.moe.edu.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

[5[http://it.people.com.cn/GB/119390/118340/406323/index.html

[6[SPOC:贺斌,曹阳.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中国电化教育2015.3

[7]候良健.《形势与政策》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16(7):89.

Copyright 2018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117号 邮编:430205 邮箱:whvcse@whvcse.edu.cn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188号  鄂ICP备11010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