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讲座

人文讲座

武汉市教师五项技能竞赛状元、党员教师宋晶晶正在激情教学

武汉市教师五项技能竞赛状元、党员教师宋晶晶正在激情教学

数学建模大赛动员会

数学建模大赛动员会

通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在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开展“重温...

通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在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开展“重温...

周荷莲子老师微课作品截图

周荷莲子老师微课作品截图

《文艺新观察》副主编蔡家园与我校学子“约会”图书馆

    时间:2016-06-15  点击数:

《文艺新观察》副主编蔡家园与我校学子“约会”图书馆

(通讯员 夏文婷)阅读不仅是一个人心灵成长和灵魂升华的一剂良药,更是一个民族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图书馆不仅是一个物质空间,更是一个精神空间,它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我们去图书馆,不仅是与一本本书约会,也不仅仅是与一个个作者约会,我们更是与自己的心灵约会。”4月27日晚,学术楼2号厅,文艺评论杂志《文艺新观察》蔡家园副主编与三百学子进行了一场图书馆的“心灵之约”,深刻阐释了阅读的意义,谆谆告诫莘莘学子热爱阅读。

为什么要去图书馆?蔡家园先生认为,这其实是与自己的心灵约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图书馆越建越漂亮,存储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先进,环境越来越优雅,它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与人类心灵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他特别从电影中的图书馆视角度解读图书馆对心灵的微妙影响,如《侧耳倾听》中维系主人公情感联系的借阅卡,《情书》中的青春浪漫,《周渔的火车》里欲望和理性的交织等等。蔡先生向同学们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奇妙图书馆,如印度雅加达的“寻偶图书馆”。图书馆是探寻者的乐园,如《夺宝奇兵》中的斯特拉霍夫修道院图书馆,《国家宝藏1》中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影视作品种中的图书馆成为求知者探索的乐园。蔡先生说,图书馆还是人类的庇护所,既庇护身体,也庇护心灵。电影《后天》中关于图书馆避难的一段描述就既有保护大家生命安全的明喻,又有作为人类精神寄托的隐喻。

在图书馆干什么?蔡先生殷切希望同学们能在“遨游中追寻生命的自由”,即感受它,享受它。他用丰富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案例向同学们展示了图书馆的“三美”:一是建筑之美,如新亚历山大图书馆、美地奇图书馆、大英图书馆等,以及我国的宁波天一阁藏书楼、武昌文华公书林;二是收藏之美,图书馆集中了来自世界各大洲,不仅包括各类图书、地图、报纸、杂志等印刷出版物,还包括手稿、录音带和CD等,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三是精神之美,如被誉为西方图书馆学鼻祖的加布里埃尔·诺德,他在《关于图书馆建设的意见》中强调:“没有什么荣耀比建立一座图书馆更伟大,尤其是向大众开放的图书馆”,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对于知识和智慧无比热爱,对于传播知识怀有巨大热情的人,才使我们有机会共享全世界的精神财富。去图书馆的目的多种多样,为了学业,为了工作,为了自我熏陶,自娱自乐,即把它当做一种日常生活。在遨游图书馆的过程中,我们无边想象,远离世俗功利,在另一个纯粹的世界里度过一段自由时光,这无疑是人生非常美好的事情。

最后,蔡先生提出十六字选书原则,即“经典为主,兼及实用;远离通俗,去芜存菁。”当然,流行的通俗读物也不是不可以读,只是在影响的长远和层次上通俗读物远不及经典著作,所以我们还是要多读经典。

蔡家园先生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秘书长、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副院长,已发表小说、散文、文艺评论一百五十余万字,出版随笔集《书之书》、《去图书馆约会》、评论集《重建我们的文学理想》等5部著作,入选湖北省“七个一百”文学人才、湖北省作家协会十一届签约作家。

讲座由人文学院、校团委、党政办、实训中心共同举办,人文学院人文教研室主任冯玫副教授主持。

Copyright 2018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117号 邮编:430205 邮箱:whvcse@whvcse.edu.cn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188号  鄂ICP备11010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