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学习资源开放共享的新时代,传统课堂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怎样的课堂存在方式是与时俱进的新常态?当代大学教师又该采取怎样的新教法应对教育的新生态?4月23日下午,湖北省“楚天学者”、中山大学夏纪梅教授为人文学院全体教职工奉献了一份精神大餐。她以“有效教学理念在新常态课堂的体现及其对教师的挑战”为题,从信息时代教育的特征、未来课堂的走向、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和评价标准入手,让大家明晰了新常态课堂的种类及其各自功能、构建“慧心课堂”的要素,以及新常态下的师生关系及教师发展等。其新颖的理念、独到的分析、精辟的见解让大家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对于如何构建“慧心课堂”,夏教授提出,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倾心职业教育这片热土,用力发现学生优点和长处,以“做”为切入点,创造学生释放潜能的机会,努力构建有效教学,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她认为,有效课堂是生命因子高质量生长活出精彩的课堂,是发展思维张力和创造力的课堂,应该有思想火花、有智慧释放、有语言互动、有综合应用、有交际体验、有教学“脚手架”、有学案等。她用自己数十年教学生涯的成功案例深入阐释,就“learn, unlearn, relearn”等话题与听众互动,引得在场教师争先恐后发言,与名师沟通探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人文学院胡广龙院长主持讲座,他要求全院教职工深刻领会夏教授的讲座精髓,加强学习研究,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推进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用优良的教学质量向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献礼,为学生成人成才尽心。
据悉,本次讲座是人文学院“向45分钟要效率”活动内容之一,该活动自4月启动,预计7月结束,活动内容包括“五个一”:除一次专家讲座外,另有一堂展示课(每位专任教师上公开展示课,评选优秀教师)、一次研讨(组织开展全院研讨)、一篇征文(每位专任教师提交一篇)、一本文集(择取优秀征文汇编成册)。
|